• 设为首页
  • |

寻访科研先锋 感悟榜样力量—王潇

文章类型:榜样力量 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1-21 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量:53

王潇团队照.jpg

中复神鹰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,他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努力解决碳纤维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,日夜坚守在科研生产一线,履职尽责、埋头苦干、担当作为、无私奉献,用不变的坚守和无尽的热爱勇攀科研高峰,一路披荆斩棘,抢关夺隘,屡创奇迹。


团队中,有一位敢于创新、乐于奉献的奋进者,一位做碳纤维研究、树脂开发的科研先锋,他在推动T800级航空预浸料开发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在解决第三代增韧环氧树脂项目上作出了突出贡献,他就是王潇。一位敢于迎难而上,善于在逆境中寻找方向的研发技术骨干。

2019年初,王潇来到中复神鹰。三年时光如同白驹过隙,曾经的懵懂青年褪去青涩,愈发从容自如。如今的他被组员们尊称为“潇哥”,称呼中既有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,也有亲密无间的默契。提起潇哥,组员们总是满满的自豪。从T800级航空预浸料开发到如今的预浸料关键复材性能达到大飞机指标,从第三代增韧环氧树脂开发到完成实验室级树脂合成,从开展树脂、预浸料及复材评价工作到建立起检测标准及评价标准,王潇总是如数家珍。正因为他对技术研发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,组员们遇到技术问题时,总会把潇哥作为最后去请教询问的人选,也经常开玩笑说,潇哥不懂,就没人懂了。

970644af8e49e0727d59cb09ad03378.jpg


世上若没有路,就走出一条来

“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;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空间。”这句话是王潇的座右铭,激励他始终在为公司的科研领域的技术创新砥砺前行。重点项目讨论会上,他经常对组员们说:“我们承担的项目,任务艰巨,使命光荣。尽管挑战很大,但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冲上去。”

“研发初期,潇哥带着我们不断研究国内外技术文献资料,对比标准反复的进行测试总结,就为了将技术和理论知识尽快、尽好地吸收。”组员凌杨说。T800航空预浸料项目开发前期,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。性能测试设备的缺乏、对树脂的认知不足、制样及测试水平基础薄弱……面对这些问题,王潇作为技术骨干,带领小组成员踏上拓荒之旅,全面钻研国际文献著作,开展专业领域技术交流、调研考察,建立检测方法及标准,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测试评估,王潇带领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取得了一系列突破,获取了准确的数据,为后续研发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后续挑战的信心。

IMG_7776.jpg


同其心,一其力,勇者齐奋进

对于航空预浸料项目开发经历,王潇深有感慨:“主要得益于我们研发团队的发展壮大。人员的扩充,让团队的力量不断提升,同时也让我明白,困难与挫折都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去克服,必须依靠大家的团结协作。基于公司T800航空预浸料开发项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,在研发最紧张的时候,大家没有日夜之分、没有周末之暇,全身心守在实验室,一次次地研讨,一轮轮地验证,我们合成一釜树脂需要8个小时,而制备一批预浸料至少需要两釜树脂,为了确保试验进度的正常推进,树脂合成小组经常加班至深夜。”

“为了配合预浸料小组尽快得到评价数据,我们复材测试小组的测试评价就连周六日也不休息,一度打破了一批预浸料在2天内完成主要性能评价的记录。”组员潘童说。

在研发阶段多一分细心,多一份论证,研发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一分。王潇动容地说道:“我们的团队拧成一股绳,以攻克T800航空预浸料项目为目标,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,顺利按照项目时间节点完成了各项工作。尽管一波三折,但大家齐心的力量,使得我们自始至终、矢志不渝地推动研发项目落地。”

三年时间,不知多少个通宵达旦,王潇带领着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。在团队共同努力下,T800级航空预浸料及增韧环氧树脂开发进展顺利,T800航空预浸料及第三代增韧环氧树脂项目取得巨大突破。公司自主开发的航空增韧树脂与SYT55G的匹配性良好,制备的预浸料关键复材性能成功达到大飞机指标。研发成果在公司预浸料技术攻关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

征途漫漫,惟有奋斗。在碳纤维产业发展的“黄金期”,在打造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的征途上,相信有了像王潇一样的技术达人,勇挑重任,实干筑梦,中复神鹰必将趁势而上,振翅高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