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类型:榜样力量 发布时间:2022-11-20 浏览量:43
裴怀周,2007年进入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,现任碳丝车间主任、党支部书记。参与研发“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/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”,获授权专利17项、发明专利13项、发表论文41篇。期间,获中国建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攻坚克难,立下鸿鹄之志
碳纤维被誉为材料领域皇冠上的明珠,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体系中,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。西方国家为阻止中国快速发展,长期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和装备封锁,敏感时期甚至连产品都限制对中国出口。刚进入公司,裴怀周只是从书本上对碳纤维有一些了解,怀揣“为民族争气,为祖国争光”的鸿鹄之志,追随张国良董事长,在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参照和工艺流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,开启了自我设计、自我制造、自我安装、自我调试碳纤维生产线的征程。“印象很深的是,刚进厂的时候,从普通工人到公司领导,从技术骨干到行业专家,大家吃住在一起,真是没日没夜的工作。出被窝就进车间,放筷子就拿扳手。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,那就是一定要做出我们自己的碳纤维。”裴怀周回忆道。就这样,在一没技术,二没设备的艰苦条件下,神鹰团队硬是捣鼓出了第一批碳纤维。当看到从碳化炉内出来的黑色丝束,当指尖触碰到轻盈柔软的碳丝,所有人都激动万分。“回想那次的成功,可以说,为后续公司千吨碳化线一次性投料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。”
乘风破浪,助力神鹰腾飞
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,裴怀周从基层的班组长做起,积极参与国产碳纤维的研发攻关、设备的设计改造、工艺参数的设定调整,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车间负责人。期间,由他牵头的碳纤维助剂研发取得突破,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,在保证生产运行正常的前提下,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由他参与开发的T700、T800等产品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风力叶片、新能源等领域。付出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,裴怀周开玩笑说,如今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了。当被问及额头刘海的颜色,他解释道:“早期的碳丝车间没有现成的技术和成熟的设备,原丝拉出来了,碳丝却上不了架,氧化炉断丝频繁,低温炉前总是挂一大片丝,大家摸着石头过河,轮着接丝、带丝、分丝,氧化炉的操作平台上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,高温烤得工作服湿了干、干了又湿,额头刘海的那一缕缕熏黄成了碳丝车间生产人员的标配。” 如今,中复神鹰已经成为国内碳纤维领军企业,“为民族争气,为祖国争光”的誓言成为碳纤维“中国造”征程中,每一名神鹰人心中永恒的骄傲。
疫情坚守,高举党员旗帜
连云港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后,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工作会议,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,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果断实行厂区封闭管理,有序开展厂区全员核酸检测。裴怀周第一时间响应公司党委号召,主动请缨,带领碳丝车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克服在岗人员减少,生产任务增多的实际困难,和班组长、200余名员工一起,24小时驻厂坚守,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。由于公司宿舍床位供应紧张,为了解决车间员工住宿问题,裴怀周牵头对办公室进行临时改造,沟通采购部紧急协调生活物资。同时,精选支部党员和优秀员工组建先锋突击队,加大对生产线设备、重要线路的隐患排查和维护力度,疫情期间,碳化生产线没有受到丝毫影响,产质量稳中有升,为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开门红作出突出贡献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在裴怀周的带领下,碳丝车间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支部党员以坚定的信念,践行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,用无畏精神、勇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。